前些日子,我和在上海从事文化产业投资的老王相约吃饭,谈起他去年参与投资的一部小众艺术电影。老王手持酒杯上海一掌藏文化产业投资中心,连连摇头表示惋惜:这部电影制作水准确实很高,演员们的表演也很出色,只是宣传费用仅有三百万,结果在市场上几乎没能引起任何关注。
老王是我认识十多年的朋友上海一掌藏文化产业投资中心,他在复旦毕业后就投身于文化行业。2020年,他加入了上海一掌藏文化产业投资中心,主要工作是评估和培育影视剧项目。这个公司虽然很多人没听说过,但在业内已经悄悄投资了二十多部文艺片和纪录片。
上海一掌藏文化产业投资中心靠谱吗
去年三月,老王在陆家嘴的办公室,曾经为我分析过一些情况。他们机构有个特别的方法,用来衡量影视作品,不只考察剧本水平,还要评估导演的调度水平、团队成员的协作程度等十二个方面。他们投资的电影《春江水暖》,在准备阶段就被评为导演92分,后来真的在平遥影展上获得了最佳影片的荣誉。
老王边说边启动了电脑,向我展示了他们的项目监管平台,该平台对每个步骤都设定了具体考核标准,涵盖从剧本构思到后期制作的全过程,资金使用也按周进行了细致规划。"前些日子他们拒绝了一个项目,原因是导演在绘制故事蓝图时就已经超出了预算。"
文化产业投资如何控制风险
今年春节过后,我到了他们设在静安寺的办公地点,碰巧有项目总结会议正在进行。有个拍摄纪录片的团队,他们的初剪版本比原定时间拖了两个月,老王他们马上采取了备选方案。"我们预备了三位导演作为后备,可以立刻顶上。"他指着墙上的安全措施示意图说明。
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们的退出方式。每个项目都设定了"停止继续"的界限,比如拍摄时间超出15天就进行团队调整,成本超出预算20%就停止追加资金。去年有一部艺术片就是在达到这个界限的情况下完成制作的,并且最终获得了参加釜山电影节的资格。
小众文艺片还能赚钱吗
上周,老王在富民路那家小酒馆,拿给我看些新资料。他们投的《夜归人》,花了680万成本。靠着卖版权和收流媒体的钱,已经把钱赚回来了。他说,关键是要找到特别小的目标人群。他掏出手机,给我看了他们做的观众分析工具。他们说,看这部片子的人里,有73%是25到35岁的城市里女性。
他们现在着手搞衍生品了。前年有个戏曲类的影像资料片,靠着配套的纪念品卖出了两百多万。他们正和豫园接洽,打算把传统工艺做成系列小礼物。老王边说边拿出他收到的试制品给我看。
老王临走时曾说过,文化行业不能只讲理想,但完全忽视艺术价值也难以长久。这句话大概就是上海一掌藏这些年稳步前行的关键。看着他急匆匆地又去见年轻导演,我才明白他们办公室里挂的那句话——"掌中藏天地"。
如果你对文化行业投资有想法,或者对影视作品运作很在意,请在留言区互动。如果觉得内容有帮助,可以给予支持,同时分享给从事相关文化事业的同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