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阵子跟一位搞私募基金的朋友老张喝酒,他讲了个挺有意思的事。这位在金融行业打拼十几年的老手,上个月居然被一个刚进来的95后基金经理说得没话可说。
这件事得从他们公司去年参与的一个新能源计划讲起。张先生是投资负责人,从始至终都关注着这个市值达五千万元的项目,仅做尽职调查就耗费了三个月时间。去年八月该计划开始实施时,公司全体员工都十分高兴,还在上海外滩举办了庆祝活动。
评价投资中心业绩的指标有哪些?
就在上个月结束的季度回顾会议上,新任的基金管理人小李直言不讳地提出了尖锐意见,张总,这个计划的内部收益率低于百分之十五,而咱们基金的标准是达到百分之二十才行!张老当时的脸色变得很难看,因为他的确被说中了要害。
我问他面对这种情况有什么办法,老张面带愁容喝了一口茅台,说只能承认自己判断失误了。他们当初过分关注项目的收入增长速度,去年确实达到了百分之八十,却没留意到资本周转这个重要数据。现在项目虽然收入表现很好,但资金消耗严重,计算下来投资回报率比放在银行里还要低。
投资回报率IRR怎么计算才准确?
此处需要补充一个专业细节。老张随后特意请财务总监再次进行审核,结果确认原先的内部收益率测算存在偏差。他们所采用的老式方法未将资金时间因素纳入考量,倘若依照考虑流具体时点的XIRR方法重新评估,实际回报率会骤降至百分之十二。这样的表现,对于私募股权基金行业而言,是相当不理想的。
为什么资本周转率对投资业绩很重要?
那个晚上,张先生喝到第三个杯子后,才说出心里话:他们这一领域最担心的,是掉进所谓“规模误区”。他打了个比方:好比你去市场买东西评价投资中心业绩的指标有,不能只瞅着哪个摊位顾客多就跟着买。有些计划看着挺红火,可钱款流转一趟就得两三年,再算上可能错失的收益,其实吃了大亏。
他现在为团队制定了新要求,规定所有项目需要通过三个审核步骤,分别是投资回报率必须达到18%以上,资产回报率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,流动比率不能低于同行标准。按照他的说法,这种考核方式叫做"三位一体"评估体系。
如何用ROIC评估投资项目的真实价值?
谈及此事,老张情绪顿时高涨。他找出手机,向我展示一个上周刚参与的智能制造计划。这个方案颇具看点:起始价值并不算高,不过他们的调研揭示,工厂实施智能化升级后,资金回笼周期能缩短四成。"这真是个上乘的方案!"老张激动地拍击桌面,"投入产出比测算出来能达到二十五分之二十五,核心优势在于资本每年能够周转两次。"
他们公司所有项目的评估单里,前几行总是固定是:动态内部收益率、年化投资回报率、资本使用效率。老张认为这种做法很管用,称为"新三板方法",比以前只看资产价值要科学。
投资业绩评价要考虑哪些非财务指标?
但最令我感到意外的是,老张如今格外在意一些"虚"的衡量标准。比如上个季度他否决了一个内部收益率很高的计划,仅仅因为技术团队的专利水平评估不高。他们现在用人工智能系统给每个计划评定技术等级,他神秘地透露,有些收益评价投资中心业绩的指标有,获取了反而会让人担忧。
离开之际,老张递给我一本他们新编的《项目评估参考手册》,我清点了一下,里面总共列了三十六个衡量标准,从市场占有率的逐期变化幅度,到核心成员的流失可能性指数,细致程度简直不亚于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告。他说这是他们出资两百万请麦肯锡设计的分析工具,"虽然价格不菲,但去年确实帮我们躲掉了三个重大风险。"
看见老张的奔驰车尾没入黑夜,我忽然记起他说过的话,投资这领域,比拼的不是谁赚得钱多,而是谁能够坚持更久,那些看起来没什么意思的业绩数据,其实是投资人的护身符。
觉得这篇文章内容实用吗?可以点击一下喜欢再离开。你了解哪些有趣的投资评估方法?请在留言区说出来。关注我,下一期会介绍《顶尖私募常用的五个不为人知的衡量标准》。